来源:伤感故事网 时间:2021-03-03
晨报讯 微信的“嘀嘀”打车和支付宝的“快的”打车两大软件为争夺用户,昨起再投巨额资金打起营销战,乘客下单立返现金,的哥接单积极性更加高涨,本月马路扬招出租会更加不便。今年以来,“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的补贴规模超过20亿元,背靠腾讯和阿里巴巴,这场“烧钱”之战恐怕是一场恶战。
与此同时,交通部门表示,打车软件接入传统出租车电调平台正在洽谈中。
昨天零点起,“嘀嘀”打车与微信支付第三轮营销活动拿出10亿元资金——使用“嘀嘀”打车并选择微信支付的乘客,立减10元,每天3次;新乘客首单立减15元。司机用微信支付收车费,每单奖10元,每天最多10单。
支付宝的“快的”打车也不示弱,就在“嘀嘀”10亿补贴宣布后的5个小时内,“快的”打车宣布升级补贴版本——18日起乘客每单补贴增加1元至11 元,每天两单。司机用“快的”支付宝收车费,每天可奖10单。其中高峰期(7:30-9:00,16:30-19:00,21:00-22:00)每单奖 10元,每天最多5单。非高峰期每单奖5元,每天最多5单。“本月开始马路扬招基本不做了,人流密集地方扬招更难,因为使用打车软件的人也非常多,肯定先满足这部分乘客。”锦江出租一位司机说。海博一名司机也坦言,根本无法顾及公司的电调业务以及马路扬招。“两大打车软件生意中,300-500米范围内的叫车需求能最快速满足,长距离的生意就不愿意接了,不然高峰期完成5单生意就比较困难了。”锦江一名新司机也表示,已经连续2周,当班时运营至次日凌晨3 时,就是为了第二天的返现奖励可以尽量进账。
市交港局表示,目前出租车司机因接打车软件业务单,而产生“待运”车辆不接扬招业务的问题已经引起重视,市交港局正积极协调“嘀嘀”、“快的”两大叫车软件公司与出租汽车企业合作。经积极协调,两大打车软件公司愿意接入传统出租汽车电调平台,并进一步规范相关业务行为,目前正进行相关技术方面的对接。
今后上海将以居住区、公共服务场所为重点,在道路通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大力推进简易式出租汽车候客站点建设,引导乘客逐步改变以马路扬招为主的叫车习惯,培育乘客养成电话预约、站点候车、手机订车为主,马路扬招为补充的理念。
记者观察
拼“烧钱”谁敢半途撤火?
晨报记者 苗夏丽
今年以来,打车软件近身“肉搏战”,让整个互联网市场变得更为“血腥”。实际上,打车软件的“搏杀”自推出以来就没停过。
进入2014年,打车软件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快的”打车联合支付宝钱包打入“嘀嘀”打车大本营——北京,补贴上亿元。 “嘀嘀”打车昨日“紧急”恢复10元补贴,甚至加大补贴范围和力度。而“快的”打车和支付宝钱包,也河北专看癫痫病医院在哪里不得已调整补贴策略,增加1元补贴。
其实在这场烧钱血拼中,这两“冤家”最希望争得的是市场地位的“头把交椅”。它们都成立在2012年,都自称是国内叫车公司的“老大”。但争到今天,究竟谁是老大,没有权威数据。于是这一场“血腥烧钱战”也在所难免。
来自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快的”打车的市场份额为41.8%,居行业第一,“嘀嘀”打车39.1%,较第一仅差2个百分点。尽管相差不悬殊,但在互联网江湖中,老大和老二的价值相差很大。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就曾因华尔街只认可行业老大而咆哮过,“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当然也明白这个法则。
看上去是打车软件之间的一场斗争,背后却是互联网巨头之间的一次角力。 “嘀嘀”打车隶属腾讯阵营,“快的”打车隶属阿里巴巴阵营,两家都不过是成立1年多的小公司,至今仍处于 “烧钱”的状态。今年以来之所以能如此“大手笔”掏出数十亿元人民币补贴乘客和司机,显然是背后的腾讯和阿里巴巴的杰作。所以在补贴战中,我们总是看到 “嘀嘀”打车和微信支付绑在一起,“快的”打车和支付宝钱包绑在一起。
和很多创业企业不同的是,“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最幸运的是在公司成立1年多时间里,都被巨头看上了。但被巨头看上,自然也要有所报答。
“嘀嘀”打车今年1月6日宣布新一轮1亿美元融资,腾讯是投资者之一。 “嘀嘀”打车如果今年无法成为市场老大,恐怕无法向投资人交代。而对“快的”打车而言,去年12月收购了上海打车软件大黄蜂,阿里巴巴表示将联合其他财务投资者进行持续投资,巩固市场第一的位置。
资深互联网分析人士洪波表示,“嘀嘀”打车和微信支付、“快的”打车和支付宝钱包的补贴活动,用户要获得补贴就需要绑定银行卡,通过打车软件,腾讯和阿里首先争夺的是移动支付市场,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同时,“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主要瞄准一线城市的核心人群,这群用户的价值很高,后续可以进行很多O2O(线上到线下)领域的尝试。
洪波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没有PC端清晰,PC时代,腾讯主要从娱乐游戏赚钱、阿里巴巴主要瞄准电商服务、百度的商业模式是搜索,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巨头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业务交叉越来越多,冲突也会越来越多,不论是打车软件等直接冲突,还是争夺潜在收购对象的间接冲突。
的哥心声
唐师傅:贴5元和贴10元差别很大
晨报记者 徐妍斐
唐师傅开出租车已经十来年了,使用打车软件也已经1年。起初,他使用的频率很低,但自从今年1月“嘀嘀”和“快的”打车软件开始每单砸钱补贴司机、乘客后,他装备了两个手机,分别用于“嘀嘀”和“快的”的抢单,也很快感受到了两家“别苗头”带来的喜与忧。
“嘀嘀”降补贴乘客癫痫要睡几个小时立减
“虽然对乘客端的优惠是每单减免10元,但司机端‘嘀嘀’和‘快的’补贴一开始金额不同,‘嘀嘀’是10元,‘快的’是15元。”唐师傅介绍说,因为补贴额度都比较可观,所以他两个软件的每日5单都做足。然而一个月不到,“嘀嘀”就宣布乘客和司机端的补贴额均下调为5元。唐师傅立刻就感觉到了变化 ——“用嘀嘀打车的乘客一下子就少了,有的乘客即使用嘀嘀坐上车,也懒得手机支付。虽然10元和5元的优惠只差5元,但给人的感觉还是差很多。一些乘客转投‘快的’了。”
回归10元生意再次上门
从那时起,唐师傅“嘀嘀”软件每天5单补贴的份额就用不足,往往只能做成1-2单,他只能更偏重“快的”的单子。事实上,在“嘀嘀”降低补贴金额的第二天,“快的”也把对司机的补贴从15元降为10元。两家补贴金额的变化,让唐师傅每天抢单的收入下降50元以上,“抢单的积极性就下来了。”据唐师傅回忆,那段时间使用打车软件的乘客中,60%-70%用支付宝付款(快的),其他才是现金或微信支付(嘀嘀)。
16日晚,唐师傅偶然刷了一下手机,发现“嘀嘀”的补贴金额从5元重新回归至10元。当晚到次日凌晨下班,唐师傅做成了3单生意,与前些天开着软件也接不到客人相比,改善了许多。“两个打车软件就是在互相‘别苗头’,但对司机来说太折腾了。有的司机软件装了卸、卸了装,这回肯定又有一批人要再装‘嘀嘀’。”
桂师傅:打车软件应注重平台服务
晨报记者 徐妍斐
桂师傅开出租车5年,两个月前开始使用“嘀嘀”打车软件。在补贴10元的那些日子里,他每天做满5单,给自己增收50元。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变长,他逐渐发现“嘀嘀”打车软件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当2月中上旬补贴降低为5元后,桂师傅基本就弃用了。
降补贴后8单只补到5元
“打车软件大都是短差,乘客方面减免10元后,起步费距离的短差就只要付4元;对司机来说,当然喜欢长差。打车软件长差难抢,有时一两个月都抢不到一单去浦东机场的。”桂师傅说。
补贴降为5元后,桂师傅发现打车软件更不好使了。“我一般只接离我近的乘客。有一天上午我接了8单用打车软件叫车的客人,其中6单取消了,上车的两单里,只有一单手机支付,忙了一上午才得到5元补贴。”在这种情况下,桂师傅基本放弃打车软件,专心做扬招。听说现在补贴回归10元,桂师傅表示是否重新安装“嘀嘀”,要考虑一下。
与“嘀嘀”客服交流不畅
桂师傅指出,“嘀嘀”打车软件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司机难以和“嘀嘀”客服流畅沟通。“软件方面可能对乘客的服务做得比较好,比如乘客可以投诉司机,被投诉的司机还可能被公布工号之类。但对于司机来说,碰到乘客失信爽约,或有些别的问题要反映,就总是联系不上“嘀嘀”。客服电话癫痫病的表现是什么样的症状是什么没人接,只能靠发短信。起初,他们还会发个短信回复,但内容比较空洞。后来,连回复的频次也越来越少了。”
第二,桂师傅认为“嘀嘀”打车软件的GPS地图有待精确。“司机抢单,多数看一眼距离就抢了,不太会听完整个语音。但GPS地图标识的与乘客距离往往是直线距离,并不精确。甚至有几次,我在浦西沿江路上,抢到距离我一二公里的单子,但乘客却在浦东,走隧道得5公里以上。”
桂师傅相信打车软件有光明的前途,但需把服务做得更好。
相关新闻
北京:3款叫车软件取消加价功能
据《北京日报》报道
日前,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发布消息,已约谈摇摇招车、嘀嘀打车和易达打车3家电话叫车公司,取消叫车软件的加价功能。
摇摇招车、嘀嘀打车和易达打车可以提供加价功能的情况被媒体曝光。随后,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会同市交通委信息中心,针对摇摇招车、嘀嘀打车、易达打车3家电话叫车公司叫车软件加价问题进行了约谈,责令3家公司立即进行整改,通过技术手段于11月7日前全面取消叫车软件的私自加价功能,并于11月6日前提交书面承诺书,确保此类问题不再发生。[新闻分析]
“不粗暴叫停”打车软件,但维护市场秩序“责无旁贷”——
治“加价叫车”需找“平衡点”
据《解放日报》报道
市民阚先生的打车遭遇颇能说明打车有多难。他在微博上称:“在路边等了半个小时没打到车,加价20元才打到。司机说,不加钱的活基本不接,加5块都没用。”
软件叫车,是个新兴事物,它在资源配置、便捷性等各方面都有优势。但目前软件的“加价叫车”功能让司机们趋之若鹜,“杀红眼”地抢加价单,以致马路扬招变得极为困难。
对于打车软件带来的冲击,有关部门若仅以一个“不粗暴叫停”来回应,显然不够。那么,管理部门该如何维护市场公平,引导有序竞争?
是“小费”还是“议价”?
曾有政协委员毫不留情地指出,打车软件是扰乱出租车市场的元凶之一,理由是“打扰了喊车模式,也打扰了出租车的运价、出租车的管理、乘客的需求”。如此评判显然有失偏颇。事实上,扰乱秩序的不是软件本身,而是其“加价”功能。市民吕小姐认为,软件的加价功能逐步“培养”出了司机非加价单不接的习惯;而司机的“隐性挑客”,加剧了打车难,“倒逼”出了加价的风气,是一个“恶性循环”。
对此,市交港局的回应是:加价是乘客的主动行为,可以理解为乘客给司机的“小费”,因此执法部门难以进行查处。
管理部门如此“定性”,同样让人无法信服。市民申先生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选择加价打车,本身是迫不得已的行为,与享受到优质服务后心甘情愿地给予“儿童癫痫病治疗的费小费”有本质区别。而司机刻意挑客,不正是隐性的“议价”行为么?一些市民认为,管理部门更应看到加价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加价”功能为何难禁?
事实上,打车软件自出现起就与疑似违规相伴。因为根据相关出租车管理法规,为保障消费者权益,议价和拒载都是不允许的。并且,在2013年年初,上海市交港局曾明确表态,不认可预约加价的方式;去年7月,市交港局发布的《关于规范本市出租汽车预约服务管理的通知》中也明确,禁止打车软件“额外加价” 现象。但是,市交港局坦言,加价是司机和乘客的一种私下行为,只要乘客不投诉,管理部门无法进行处理。事实上,正由于缺乏主动出击的手段,自交管部门去年 7月发布《通知》以来,还没有处理过一起相关案例。
另一方面,交管部门的管理职能也较难涉足软件行业以及通信行业。因此,半年后,管理部门的态度从“明令禁止”转为“视作小费”。说辞上的改变,多少也透露出了管理部门的无奈。事实上,国内多地也进行了不少叫停“加价”的尝试,但大多“无疾而终”。
此外,“加价叫车”愈演愈烈更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在开放的市场,价格反映了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关系。加价叫车,从侧面也反映了申城出租车行业定位存在偏差、定价偏低等问题。
该如何管理“加价叫车”?
春节前,市交港局对于打车软件进行了专题研究。会上表示,尽管不会对第三方叫车软件多做干涉,但为了规范市场,将加大对“加价叫车”的打击力度。对因加价叫车引起的投诉,要做到举报必查、严格处理。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陈小鸿教授认为:打车软件应该管,也可以管得更好。因此,交管部门在“不粗暴叫停”打车软件的表态之下,理应明确:打车软件的服务功能,不可违反基本的管理规则;而打车软件本身,也应有准入规则、行业规范和服务监管。市民建议,软件只是工具,本身不值得关注,由谁来开发、如何开发才是根本。作为解决打车难而生的打车软件,应在职能部门主导、出租车公司参与,围绕如何方便乘客打车及节约交通资源的主旨下进行开发。
而如何打击“加价叫车”,更需要在叫车软件中,为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利益寻求一个平衡点,努力实现供需“双赢”。比如说,将“无序加价”转为合理的 “叫车费”,收多少钱、怎么收,这个度则需要市场和主管部门来把握。在合理提高出租车驾驶员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出租车运营效率,百姓出行才能更便捷。
韩历文学网 www.hanliwx.com
下一篇: 车上的人生百态 -
友情链接
武汉癫痫病医院 武汉癫痫病专科医院 治疗癫痫病的医院 癫痫的治疗 治疗癫痫病医院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 癫痫病专科医院 武汉中际医院 武汉中际癫痫病医院正规吗 北京癫痫医院 北京癫痫病医院 郑州癫痫病医院 武汉癫痫病医院 武汉治疗癫痫的医院 治疗癫痫的方法 北京癫痫病专科医院 武汉看癫痫病医院 有哪些治疗癫痫的好方法 得了癫痫能治好吗 得了癫痫能治好吗 小儿癫痫病能治愈吗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 羊羔疯能治好吗 治疗癫痫的方法有哪些 癫痫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癫痫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癫痫病症状 癫痫病症状 癫痫症的症状都有哪些 怎么才能治好癫痫 怎么才能治好癫痫 癫痫到底能不能治好 癫痫到底能不能治好 儿童癫痫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癫痫症状 西安治疗癫痫病医院 植物网 治疗癫痫病医院 武汉癫痫病专科医院 西安哪家癫痫病医院好 南昌癫痫病医院 西安中际脑病医院怎么样 癫痫病症状 成都癫痫病医院 北京癫痫病医院 武汉癫痫病医院 哈尔滨癫痫病医院 癫痫病能治好吗 湖北癫痫病专科医院 济南癫痫病专科医院 郑州专业的癫痫病医院 郑州哪家癫痫病医院比较好 郑州治疗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郑州军海癫痫病医院怎么样 全国治疗癫痫病医院 北京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癫痫病怎么治疗 武汉癫痫病专科医院 湖北治疗癫痫病医院在哪 郑州治疗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河南癫痫病专科医院 哈尔滨治疗癫痫病费用是多少 黑龙江癫痫病专科医院 陕西癫痫病专科医院 北京癫痫病专科医院